浙大传播大讲堂第 274 期|电影“中国性”研究的现代化思考
5月17日上午,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传媒学院105教室举行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作题为《电影“中国性”研究的现代思考》的学术讲座。本期讲堂由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主持。校内外师生参与。
吴教授的讲座从中国电影“民族化”的研究传统和中国电影学派的传播力与说服力引入,围绕四个部分展开:本土“中国性”生成语境;从“民族化”到“中国学派”;发明传统的现代化;以及现代化的两个维度:知觉和媒介。
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,“中国性”常是从他者视角来书写的,但是吴教授指出中国电影学派讨论的“中国性”有微妙的变化,中国电影学派不再用“民族化”来界定,而强调统一、连续、独特的中国特色,并使其在国际传播中发挥出彰显身份、突显话语的功能。吴教授也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态势的角度出发,讨论经济成就与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。
基于“中国性”的生成语境,吴教授介绍了从“民族化”到“中国学派”的历程。从时间维度上说,“民族化”呈现出了三种历史面貌:在20世纪30年代,国家内忧外患,民族性不是民族文化的问题,而是一种救亡的民族意识;建国初期,中国电影学习与模仿苏联电影;20世纪60年代,中苏关系的恶化让中国电影开始在传统文化、古典遗产中寻找民族灵感,逐渐形成自立的民族风格;到了20世纪80年代,中国电影逐渐从“文革”样板戏的叙事方式中走了出来,开始调和西方现代化与自身民族化之间的关系,与西方现代化建立良性互动和补充,表现出了复苏的民族文化。
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,“中国学派”(China School of Film Studies and Creation)的概念开始被提出,它包含着电影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两个领域,以及产业繁荣与事业发展等中国电影的总体风貌。
吴教授强调,如今我们理解文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,从时间性拓展到了主权等空间性。吴教授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“被发明的传统”的底层逻辑,影戏传统的底层逻辑是文以载道,道在不断发生变化,不再仅仅指意识形态,还有民众生活中的公序良俗、生活伦理。吴教授指出“影戏传统如何现代化”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。人民电影传统的底层逻辑是阶级叙事重置了启蒙叙事,文化电影传统则是在代际表达中隐喻文化元素,通过文人叙事重置了阶级叙事。
最后,吴教授提出了知觉、媒介这两个现代化的维度,并通过《阿甘正传》《盗梦空间》《刺客小说家》等案例介绍了数字影像的三种叙事:电影影像的合成叙事、游戏影像的生成叙事、虚拟制作的合成-生成叙事。吴教授总结道“中国电影现代化没有明确的答案,需要我们从知觉和媒介的角度多做考虑,希望我的研究能为以后提供逻辑的基础。”
推荐阅读
1.“新声无限——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”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